发布时间:2024-12-25 18:06:12 来源: sp20241225
中新网 合肥8月5日电 (记者 张娅子)“老板,来一碗板面!”“好嘞!加不加辣椒”……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板面铺子是大街小巷的标配。食客的点餐声与老板的豪爽回应此起彼伏,尽显市井间的烟火气。
抻拉摔打,入滚水、放青菜,待至面条雪白、青菜碧绿,迅速捞出入碗,再淋上几勺特制汤料……一碗碗鲜香的板面端至食客面前。
一碗刚出锅的太和羊肉板面。记者 张娅子 摄太和板面相传起源于东汉初期,是当地一种特色面食,因在案板上手工摔打而得名,先后被评为“全国地方特色类劳务品牌”“安徽地标美食”,是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汤清爽,宽面如雪,辣椒红油提亮色泽,青菜鲜嫩营养……”太和板面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巍对太和板面的特点如数家珍,将其总结为“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并向各地慕名而来的学徒们耐心传授,至今已累计授徒上千名。
太和板面之所以好吃,既要从“面条”出发,也要以“汤料”为核心,每一种食材的选材用料都十分考究,60多岁的王中华自然深谙其道。作为太和县中华板面王总店的“掌舵人”,从业30多年来,他凭借精湛的手艺早已成为当地板面行业的“传奇”。
“正宗的太和板面是在案板上多次摔打出来的,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面条的筋道口感,还能吃起来更加爽滑。”王中华至今仍然坚持带徒。
“板面就像人一样,不经历摔打,就没有韧性!”“90后”王毛毛从小到大,常听父亲王中华谈起老一辈手艺人“一口锅、一团面,一辆车子蹬满天”的艰辛,决定从熬制一份上好汤料开始传承之路。他每次采用30多种香辛料和中药材,佐以当地优质羊肉或牛肉,长时间慢炖熬制,以期丰富板面味觉层次。
60多岁的王中华在教学员制作板面。记者 张娅子 摄经过一代代传承,太和板面随着太和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更是有人将板面店开到了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如今,太和板面已从家乡特色小吃,变成推动县域发展的重要产业。一碗太和板面,装有“板面粉、板面肉、板面料、板面菜”四大产业。
“非油炸太和板面冲泡时间短、口感好,和实体店的板面色相、口味已基本接近。”安徽大维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一直致力于速食类太和板面块的研制,自2021年该产品上市以来供不应求,带动周边近800户农户种植高筋小麦,每户每年增收1万元左右。陈伟说:“未来2-3年内,计划再增加4-5条生产线,争取产值达到10亿元左右。”
太和县康味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则深耕于太和板面料领域,“虽然是工业化生产,但我们始终严格挑选‘药食同源’的天然原材料手工熬制,现在一年可生产4000吨板面料。”
太和县当地民营企业投身太和板面产业化,图为工人正在熬制板面料。记者 张娅子 摄如是,当地一批批民营企业陆续投身太和板面产业化的尝试。太和板面,由此开启了由“碗”到“盒”的拓展之路。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太和板面相关从业人员已达20万人,太和人在全国各地开设的板面店有10万多家,板面行业年总收入超100亿元。(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