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智造”升级 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发布时间:2024-06-04 22:54:00 来源: sp20240604

打开手机APP,流水线上的各类数据一目了然;坐在控制室里轻点鼠标,车间里的重型设备自动开启;实时呈现的大屏幕上,工厂每个角落尽收眼底……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入发展快车道,让“未来工厂”走进现实。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工业经济效益月度报告显示,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6.9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营业收入4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4439.8亿元,增长8.0%,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4月,随着宏观组合政策落实落细、效果持续显现,我国工业生产回升向好,市场需求继续回暖。具体而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工业企业当月利润由降转增,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机器人同事”包揽重活累活、“无人工厂”24小时不间断生产、“透明化生产线”监测全流程作业数据,坐在办公室盯着大屏幕点击鼠标,便可指挥千里之外的工厂生产……有赖于工业互联网的优化支持,越来越多的工厂里呈现出这样的“智能”新场景。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有力支撑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飞跃。

数字孪生、信息物理系统、低代码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进行融合创新。近年来,“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进入快车道,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5G工厂”。

在广东顺德,“5G全连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正式亮相,机器人手臂在工厂里整齐作业,AGV(自动引导小车)零差错调度运送到位,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效益的“双提升”;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传统食品工厂换上“5G智慧工厂”系统,对生产制造全流程数据进行精准采集、快速传输、实时反馈,实现农作物的自动化加工作业;在江苏南京,“5G+数字孪生”技术助力全流程智能化贯通,通过一系列自动化生产线、立体仓库、自动化输送线,实现“产品不落地”的自动化生产运输……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产业互联网研究部主任黄颖表示,当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处在由起步探索迈向深耕细作、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融合应用不断走实向深,助力实现解放人力、赋智机器、升级物流、优化方法、改善环境等转型目标,不断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进程不断加快,从中央到地方,多项举措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日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正式通过,指出要根据制造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分行业分领域挖掘典型场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做好设备联网、协议互认、标准制定、平台建设等工作。

针对制造业“智造”升级新进程,各地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为相关企业提供创新保障。江西打造“数字领航”企业和“数智工厂”标杆,为当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产业大脑”;山东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数转智改”,鼓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河北加快推进工业设备上云、计算存储上云、平台系统上云,开展工业互联网供需对接服务……

“智能制造技术对我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国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表示,下一步,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链的变革和优化升级,实现产业模式和企业生态的根本性实现转变。

(责编:孙红丽、吕骞)